
-
50G PON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宽带网络
2022-03-04
阅读详情
? ? ? 2月28日,由知名媒体Light Reading主办的“50G PON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宽带网络”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Heavy Reading首席分析师Sterling Perrin、Orange专家Jesús Ferrán Vallejo、中国电信研究院光接入高级专家张德智、中兴通讯标准总监袁立权等业界知名专家参会,四位专家分别从行业发展,标准选择,关键技术,现网部署等多个角度,讨论了50G PON作为10G PON后的下一代技术主流发展方向的原因及价值,并呼吁行业各方积极推进50G PON标准和产业链的成熟。
? ? ? 来自Heavy Reading的首席分析师Sterling Perrin首先分享了FTTx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指出50G PON作为ITU-T唯一认可的下一代PON标准,近些年发展迅速,意义重大。
? ? ?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张德智,同时担任ITU-T的联合编辑职位。他详细解释了ITU-T选择50G PON作为下一代PON主流技术的原因,同时分享了中国电信在50G PON技术研究及试点领域的宝贵经验。中国电信认为,50G PON技术具有一个系统、两代并存和五倍速率的关键特性。今年,中国电信会联合中兴通讯继续推进对50G PON样机的联合技术研究。
? ? ?Orange专家Jesús Ferrán Vallejo认为50G PON已成为发展下一代PON的行业共识,他还分享了法国电信在下一代PON技术发展方面的看法和实践。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Orange一直积极参与并推动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工作,密切关注50G PON等新技术演进、标准化进展和产业链发展。在50G PON的平滑演进过程中,如何复用现有网络资源以达到降低网络演进成本的目的,是Orange关注的重点之一。
? ? ?中兴通讯标准专家袁立权分享了中兴通讯在50G PON研究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成果。作为业界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之一,中兴通讯先后发布了单波长50G PON双向对称传输架构方案及验证结果,《50G PON技术白皮书》,超高速TIA/DSP等关键器件上取得的关键性突破等。在50G PON标准制定上,中兴通讯提交了30多篇50G PON的标准提案,其中物理层参数、低时延、FEC等方面的提案均被标准组织采纳。针对运营商普遍关心的平滑演进问题,袁立权表示中兴通讯的Combo PON方案可以用于10G PON向50G PON的平滑演进和现网业务迁移。
? ? ?早在2016年,ITU-T就启动了10G PON后的下一代高速率PON技术讨论,随后启动了下一代PON标准项目G.HSP,经过审慎的研究,最终决定采用50G PON作为下一代高速率PON的主流技术。未来,随着50G PON新技术标准体系的确立,运营商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创新技术来延长网络和设备的生命周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高价值服务。? -
Dell'Oro报告:2021年中国光传输设备市场下降9%
2022-03-04? ? ?来自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称,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市场状况疲软, 2021年全年全球光传输设备市场下降了2%。其他地区——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光传输市场在2021 10G SFP年都出现了增长。
阅读详情
? ? ?Dell'Oro Group副总裁Jimmy Yu表示:“在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了短暂放缓后,亚太地区以外的光传输市场在2021年呈现出改善状态。对于所有其他地区的光传输市场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强劲增长之年。事实上,除亚太地区外,2021 10G SFP年所有其他地区的光传输市场收入均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持续的零部件短缺和供应链瓶颈。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光传输市场会以更高的速度增长。”
? ? ?这份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 ? ?由于整个地区的销售额下降,亚太地区的光传输市场收入在2021年下降了11% 10G SFP。贡献了亚太地区光传输市场收入三分之二的中国市场,在2021年下降了约9%。
? ? ?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光传输市场收入分别增长了12%、6%和19%。
? ? ?亚太地区以外市场收入份额最高的设备制造商为Ciena、华为、诺基亚、Infinera和思科,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0% 10G SFP。 -
LR:美国是否应该担心与中国的5G差距?
2022-03-02? ? ?美国是否应该担心与中国的5G?10G XGS Combo OLT C+差距?Light Reading特约编辑Robert Clark撰文分析如下。
阅读详情
? ? ?对于美国的5G现状,美国谷歌前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和哈佛学者Graham Allison在最近的华尔街日报专栏文章中有很多话要说。(编者补充:2022年2月18日,美国谷歌前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在《华尔街日报》上面专门针对美国5G状况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中,Schmidt和哈佛学者Graham Allison毫不客气地批评了美国在5G方面所做的种种措施,抨击了政府在5G发展上面只会一昧限制华为,自己却发展迟缓。美国政府的种种行为,让这位谷歌前执行官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在5G基础设施方面直接是全面落后于中国。)
? ? ?公平地说,在关键5G指标方面,美国不在排行榜上,尽管它并不完全落后。例如,根据Speedtest Intelligence 2021 年第三季度的排名,中国的平均5G下载速度为299Mbps,而美国为94Mbps。Speedtest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频谱来解释,Verizon和AT&T才刚刚开始为5G部署中频频谱。
? ? ?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网络致密化。根据European?5G?Observatory的数据,韩国以每319人拥有一个5G基站领先世界,中国每1531人拥有一个,美国以每6590人拥有一个远远落后。
奇怪的是,尽管在这些指标上排名较低,但美国在5G?网络可用性方面排名第一--即拥有5G?10G XGS Combo OLT C+功能设备的用户在5G网络上花费的时间。在美国,这一比例为49%,而中国则以20%的比例远远落后。
当然,没有人能比得上中国令人瞠目结舌的5G用户规模。中国拥有3.55亿5G用户。相比之下,美国大约有5000万。中国已经部署了140万个5G基站,据称占全球总数的60%以上。美国大约有5万个。
? ? ?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
中国官员可能会说,这是国家驱动结构的成功结果,在这种结构中,资源可以用于满足国家要求,运营商也不必承担频谱拍卖的负担。但这种做法也意味着中国的电信服务在竞争和创造力方面较弱。例如,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占据了行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和5G?10G XGS Combo OLT C+用户的大部分。
? ? ?这一缺陷在有望成为5G增长最大来源的5G企业中尤为明显。中国运营商要求扮演核心角色,但这对企业来说未必是好消息。运营商已经开发了数千个定制的5G项目,但现在发现这不是一种可行或可扩展的商业模式。
? ? ?就中国本土规模部署使其成为世界领先者而言,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在国际上,情况就不同了,因为中国的5G技术优势使其成为许多国家的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 ? ?5G已成为中国数字丝绸之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于七年前与“一带一路”倡议(BRI)同时启动,旨在向亚洲和发展中国家输出数字技术,更大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不以美国为中心、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和全球数字秩序”。
? ? ?毫无疑问,中国通过提供硬件和解决方案,并提供资金,在这些国家取得了进展。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5G差距很重要。 -
Omdia发布2021年光纤发展指数 中国排名第四
2022-02-22? ? ? ?2022年1月,市场调研公司Omdia发布其2021年光纤发展指数(Fiber Development Index in 2021)白皮书。本白皮书由华为赞助,所有分析和结论均由Omdia?10G XGS Combo OLT独立得出。
阅读详情
??数据显示,新加坡再次以光纤到户(FTTH)普及率、移动基站光纤普及率、光纤到户(FTTP)覆盖率以及下载和上传速度的最高分领跑了2021年的年度指数。紧随其后的是韩国、阿联酋、中国和卡塔尔。欧洲国家中领先的是排名第七和第八的西班牙和瑞典,其后是卢森堡和罗马尼亚。美洲地区中居于首位的是美国,其在全球排名第18位。排名前五的所有国家都受益于强有力的国家宽带计划,这些计划围绕超高速服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通常由慷慨的政府拨款或补贴支持。
??在过去,一些在光纤指数中排名较低的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往往受到不太明确或不够激进的国家计划的影响,从而缺乏对运营商投资的激励。在某种程度上,这往往与不太有利的地理和人口条件有关,这使政府举措成本高昂,因此很可能遇到重大的政治反对。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由于COVID-19危机的影响证明了宽带网络的重要性,世界各国政府现在正在加强其宽带目标,并增加对基于光纤的基础设施的关注和投资10G XGS Combo OLT。
??根据该指数:
??- 到2026年,全球连接到互联网的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58%增加到70%。在这70%的人口中,30%的人口将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40%的人口将通过家庭固定宽带连接。
??- 在拉丁美洲,到2026年,44%的人口将可以使用固定宽带服务,5.3%的人口将拥有500Mbps或更高的连接速度,1%的人口将拥有超过1Gbps的速度。
??- 在北美,到2026年,77%的人口将可以使用固定宽带服务,26%的人口将使用500Mbps或更高的连接速度,11%的人口将拥有超过1Gbps的速度。
??- 在大洋洲、东亚和东南亚,到2026年,66%的人口将可以使用固定宽带服务,40%的人口将使用500Mbps或更高的连接速度,10%的人口将拥有超过1Gbps的速度。
??- 在非洲,到2026年,9%的人口将可以使用固定宽带,其中84%的用户的速度限制在30Mbps以下。
??报告要点及建议
??1. 至关重要的是,数字鸿沟不应只关注连接或未连接。宽带连接现在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然而,这种连接的质量也至关重要。要使视频会议、游戏和视频流等许多数字应用正常工作,它们需要高速、低延迟、高度可靠和一致的网络。与那些没有这种接入网络的个人和企业相比,有这种接入网络的个人和企业将拥有显著的优势。
??2. 光纤不仅仅是高速。只关注速度会使投资于光纤接入的商业理由变得难以证明,尤其是在基于铜缆接入技术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速度能力的情况下。然而,光纤还为运营商带来了一系列其他好处,包括更高的整体服务质量(QoS)、更低的维护成本、更低的能源成本和更小的物理基础设施需求。在制定光纤投资计划时,必须考虑到所有这些特点。
??3. 政府必须认识到光纤投资对更广泛的社会的好处。加大对光纤发展的投资,不仅能给终端用户和网络运营商带来好处,还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0%,GDP就会增长0.25-1.5%,劳动生产率也会增长1.5%,而速度每增加一倍,GDP就会进一步增长0.3%。因此,对全光纤网络等先进宽带技术的投资将为一个国家带来至关重要的社会经济增长。
??4. 光纤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除了经济效益之外,全光纤网络实际上是面向未来的,并且与xDSL和混合光纤同轴(HFC)网络相比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2019年,西班牙电信表示,其FTTH网络的能源效率比旧的铜基础设施高85%。该运营商表示,其FTTH计划在三年里节约了208GWh,意味着减少了5.65 10G XGS Combo OLT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随着各国走向更加绿色的未来,光纤通信必须成为该计划的一部分。
??5. 端到端光纤网络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体验质量(QoE)保证将依赖于端到端光网络。这导致了一个主要的行业思维转变,将城域扁平化为单跳光接入,这将确保有保证的带宽、更高的网络弹性和可靠性,并为垂直商业服务和家庭用户提供服务水平协议(SLA)保证。
??6. 领先国家将开始将接入网络深入到客户所在地。企业越来越依赖对时间敏感的网络来优化其性能。因此,我们将看到推动实施光纤到机器(FTTM)以连接机器和工业机器人,以利用光纤的高带宽、高可靠性、低延迟、抗干扰和高机密性特性。从高端市场开始,我们还将看到光纤到房间(FTTR)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住宅环境。
??7. 政府应通过立法来实现千兆社会。政府应确保以最有效的方式部署电信基础设施,要求所有新开发项目和房地产都配备室内微型管道、光纤、室内接入点或其他物理基础设施,以加速部署并减少部署成本。
??8. 为了鼓励更多的光纤部署,所有监管机构必须遵循以下最佳实践政策:
??- 通过市政批准,利用现有资源(政府大楼、路灯、管道等),共享基础设施和设施,促进部署;
??- 引入和促进灵活的伙伴关系,例如允许参与者之间达成协议:共同融资、合作模式、公私伙伴关系和创新伙伴关系;
??- 通过投资支持、奖励和补贴(如普遍服务基金)提供财政支持;
??- 提高监管灵活性,包括取消过时或不必要的监管;
??- 改善电信设施和有形基础设施的接入,并改进通行权(ROW)、公共基础设施接入和宽带映射的程序;
??- 通过国家宽带计划或普遍服务义务(USO)设定覆盖范围和最低速度目标。
??关于Omdia?FDI
??Omdia的FDI(Fiber Development Index,光纤发展指数)跟踪和衡量81 10G XGS Combo OLT个国家/地区的光纤发展。光纤投资对于所有数据服务的质量交付至关重要。除了标准的光纤家庭覆盖率和光纤家庭渗透率,该FDI还包括商业渗透率、移动蜂窝基站光纤渗透率、光纤骨干投资以及总体平均下载和上传速度。
??光纤投资是政府机构、网络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媒体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跟踪的一个重要指标。光纤作为一种宽带接入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的、高度可持续的、面向未来的优质服务。这种卓越的质量水平对于未来所有垂直领域的数字服务和应用的发展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娱乐、教育、家庭工作、企业服务、智慧城市和健康。随着效率的提高刺激更大的创新,事实证明,高速宽带不仅可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还可以推动国家经济指标,家庭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0%,GDP就会额外增长0.25-1.5%,速度每增加一倍,GDP就会进一步增长0.3%。只有最大限度地投资于下一代接入,各国才能优化其增长潜力,而光纤技术是这种投资的关键,无论是在回程还是接入网络中。
Copyright ? 2020 四川光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23203号